货币发行,货币发行量由什么决定

从居民储蓄现象看货币的本质及其发行有网友感叹——中国人太喜欢存钱了!其实不是中国人喜欢存钱。凡是感觉把握不住自己经济命脉的人,不自觉的选择都是无休止地存储生活物资,和农民喜欢购买土地和房产一样。城里人没有土地,便只有

居民储蓄现象看货币的本质及其发行

有网友感叹——中国人太喜欢存钱了!

其实不是中国人喜欢存钱。凡是感觉把握不住自己经济命脉的人,不自觉的选择都是无休止地存储生活物资,和农民喜欢购买土地和房产一样。城里人没有土地,便只有存钱了。一个对自己的生存技能充满自信的人,投资自己的生存行为,便是很自觉和自然的了。是吧?

由此联想到货币是怎么被作为“等价物”看待的问题。

有网友直言,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可以任意增发货币,中国为什么不行呢!

那是因为该网友没有全面看清楚美元发行的相关机制,也不完全理解中国中央银行为什么必须通过放贷来增加货币流通量的问题。即,是不明白货币的本质!当然,这并不是说只要是美国做的都是正确的,而是要从货币的真实本质去认识和看待货币、货币的发行及人们为何会产生积极储蓄的观念问题。

要理解这些问题,我们得从货币最基本的功能说起。首先,货币只是货物交换的标识物,原只是人们在物物交换基础上共同建立的相关货物交换的标识物,因此其根本和基础条件是使用者对发行者的可信度。

后来,社会现实背景下所发行的所有具有这种标识特性的物件便被人们称之为货币了。可想而知,任何货币发行者如果在所有使用者心中没有那可信度,所发行的“货币”无疑就和冥币没有区别了。这是其次。

第三,发现货币所要具有的那可信度,根本的又在于要建立在相对应的物物交换的基础之上。在货币大量发行并通行的初期,货币发行是捆绑通行而稳定了硬通货进行的,如捆绑最基础的生活必须品——粮食等。后来演化成贵重物品及贵金属等。

中央银行发行货币通过放贷途径流通于社会,就是以对应货物作为获得使用等量货币作为标志或抵押的,代表着获得等量货币使用权的人具有着相应的物物交换能力。

有网友说,政府想要救济贫困者,如用放贷的方式的话,穷人就得不到。以此置疑政府为什么不能不去“僵化”学习外国经济理论,自创一套“理论”,直接印制货币分发给中国的穷人!

需要冷静看待,政府救济穷人,是资助穷人,本质上并不是为了发行货币。这种行为,政府可以拿自己的税费收入或物物交换得来的货币甚至物品去救济,不能凭空印制或者说没有物物交换依据的纯粹画个符号分发给民众啊!否则,那不也太虚伪了点吗!

过去美国把法定货币明确为“终极资产”,是因为当时发行的美元是以等量贵金属黄金作为兑换捆绑的,所谓“终极”的意思是以黄金作为最底兑换物,不是这位网友话里隐含的以所谓国家主观意志或法律作为手段强加的“交换”。如果这样简单地理解美国的“法定货币”就是国家权力决定社会交换的话,无异于将掠夺也理解为一种交换了。

究其根源,美国以国家财政名义发行“法定货币”,是基于凯恩斯政府干预概念及其行为结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基础上的,但并不违背市场决定交换的根本原则。因此在相关条款里是明确了财政部发行“法定货币”的量是受到财政总收入的比例限制的,大概是不得超过5%左右,常年控制在2%左右。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凯恩斯“政府干预理论”。其实,是其没有完全认识和把握市场对交换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完全并正确的理解政府干预(实际是权力参与)经济社会运行的形式,是必须限定为综合调节的功能的,即是只能限定在社会交换及分配完全平等基础上的对弱势交换对象的保障机制体制上的。这种行为,除了社会公益的慈善外,根本上是不能直接采取强权掠夺性的、外科手术式“分配”方式的。即是不能直接打破平等交换原则的。这从上世纪初乃至上世纪6、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直接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实行基础产业“国有化”,采取外科手术方式“治理经济危机”的作法来看,其结果除了初期的计划或类计划机制看似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勉强运行外,最终的实际效果都是适得其反的。

这证明了一点:凯恩斯“政府干预”的“经济思想”及其理念都只是基于其应急财政政策应用的基础上的,并没有对经济社会本质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和把握。

总之一句话:还是也应该是和必然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国家及其意志,不是、不能是国家及其意志决定社会的经济基础。货币及其发行也属于经济基础范畴。

另外,所谓经济“理论”的创立或创新,必须以客观实际作为基础和根据,不能反其道将人主观构建的“理论”拿来作为客观实际运行和发展变化的基础和根据。

2022.9.5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anshangmeitousu@homevips.uu.me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shangmei.com/23107.html